项链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项链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潘季驯治河的故事-【xinwen】

发布时间:2021-10-12 10:34:22 阅读: 来源:项链厂家

黄河下游河段,系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平原地区的一段水流。它挟从上中游高原地区卷涮之泥沙,奔腾而下,水流急湍,含沙量极高。从汉代起,就肆虐豫、鲁一带,造成无穷无尽的灾难。历代对黄河的治理都非常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保证中原地区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前,治黄河都以疏浚为主要手段,也确实取得过伟大的水利成就,如王景治河等。但是,黄河上中游泥沙含量逐年递增的情况却没有得到有效遏止,泥沙日多,几乎达到一碗水、半碗沙的情况。再加上下游河道经年疏浚,黄河泄洪口宽至十几里之遥,使下游水流速度大为减缓,河平水阔的景象掩盖着泥沙大量淤积、河床日益抬高的凶险水情。从唐朝末年开始,下游河岸崩塌溃涌的情况就时有发生。至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8),黄河竟因下游河道淤塞,发生决堤分流,一改往日北流入海之势,分溢成二支,一条向南经泗河而挤入淮河河道,借淮入海;一条向北,溢入济水河道,夺济行洪。淮河、济水的水量与黄河水量之大简直不成对比,原本既浅又窄的河道,骤然水量增加数倍,根本无法承受,而且黄河泥沙还不断堆积增加、抬高河床,一时间淮、济两岸,经年成为泽国。建立后,开通大运河以使南北交流便利,却屡受黄河夺道之苦。元政府遂于至正年间(1341~1368),派贾鲁治河。贾鲁加宽黄河河道、增开南下入淮的引水渠,暂时保持了运河的畅通。从此,黄河就专门南下借淮入海。但当上中游水量暴涨时,它还是南北齐溢,淮济交溃,给下游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威胁。

明朝洪武元年(1368),明军正北上攻打元朝时,黄河发生决口,挡住明军北伐道路。统军将领又专门派人挖渠以“引河入泗以济运”,加重了淮河的负担。此后三十年间,共发生大的水灾九次,生命和财产损失之大,难以计数。更严重的是,黄河故道已完全湮塞淤积成陆地,下泄不畅,元修大运河已无法使用。

燕王夺取明朝帝位后,将首都由南京迁至北平,改名为北京。政府开支全仗江南供应。京畿地区,每年仅粮食一项,就需从南方运来数百万石以资供应。苦于运河不通,只得被迫行海运。南方大量北上粮船,由太仓(今江苏张家港)出海,越黄海、渤海,直抵直沽尹儿湾(今天津市),在此转运至北京;并设天津卫,派军看护粮港。但海运过程中时常发生粮船损毁事件,风险太大。

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朱棣诏派侍郎张信前往黄河察看河情,并会同正奉命疏浚元修大运河之会通河段的兴安伯徐亨,侍郎蒋廷瓒等,共商对策。张信提出恢复黄河故道的提案,得到批准。诏派尚书宋礼、侍郎金纯负责此项工程。经过五年时间,从永乐九年(1411)七月,“河复故道,自封丘金龙口,下鱼台塌场,会汶水,经徐、吕二洪南入于淮。是时,会通河已开,黄河与之合,漕道大通,遂议罢海运,而河南水患亦稍息”。①明政府下令废除海运,专门由经大运河而直抵北京的漕运解决南北交流问题。这以后,黄河较为平静。宋礼因此“论功第一,受上赏”②,后来还专门立祠以纪念他。

英宗正统年间,政治昏暗,黄河修护也废弛。正统十三年(1449)秋天,黄河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七月,河决荥阳,经曹、濮,冲张秋,溃沙湾东堤,夺济、汶入海。寻东过开封城,西南经陈留,自亳入涡口,又经蒙城至怀远界入淮”③。黄河在一个月内,两次决口,下游南北两岸,均成泽国,天下震动。军民死伤无数,财产毁于一旦。尤其是漕运通道亦被阻碍,京畿供应也成为问题。此后,黄河几乎年年决口,岁岁溢洪。明政府兴师动众,不惜民力、物力、财力,意图保证漕运畅通。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各个时期的治河官员,都以疏浚黄河水流为要务,开挖大量水渠分洪,只要保证黄河洪水不冲及运河便可,拼命向淮河流域行洪。孰知黄河水愈分流便愈漫溢,愈是防其堵塞运河便愈是运河时时堵塞。明朝君臣几乎对此束手无策,连年治河,连年徒费资财。更令人头痛的是长期对淮河行洪,淮河流域经年被水,这对位于淮河下游的明朝祖陵又构成威胁,一时黄河折腾得明政府上下左右为难。技穷之余,明政府竟乞灵于求神拜佛,封河神,建庙宇,“设齐醮符咒以禳之”④,但也无济于事。其间虽有能臣如徐有贞等殚精竭虑、想方设法;虽曾专一事权排除干扰建河漕总督统领诸事;虽调集无数人财物不惜代价前堵后疏,终告束手无策。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阶段治河没有找到症结关键所在,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加上治河手段单一,只会堵决口、挖引沟,没有摸清水文、又急功近利,自然劳师无功。到明嘉靖年间(1522~1567),河防已成为朝廷心腹大患。“自后,河忽东忽西,縻有定向。水得分泻者数年,不至雍溃,然分多势弱,浅者仅二尺,识者知其必淤。至四十四年七月,河决沛县,上下二百余里运道俱淤,全河逆流,自沙河至徐州以北,至曹县棠林集而下,北分两支:南流者绕沛县戚山杨家集,入秦沟至徐;北流者绕丰县华山东北由三教堂出飞云桥。又分而为十三支,或横绝,或逆流入漕河,至湖陵城口,散漫湖坡,达于徐州,浩渺无际,而河变极矣”⑤。明政府漕运全部停滞,黄淮流域人民生灵涂炭,情况异常危急。明政府急忙任命朱衡为工部尚书兼理河漕,以潘季驯为佥都御史总理河道,时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明朝治河,随着潘季驯的加入,掀开了新的一页。

潘季驯,字时良,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他上任后,针对黄河漫溢的实情,要求将留城(今河南陈留)以西的黄河下游故道重新恢复,以杀水势。此议与朱衡所持疏浚之计相忤。上报朝廷后,众大臣经过商议,决定兼采二人的建议:朱衡去开辟一条新河,引洪水入淮;潘季驯在留城以西,恢复黄河故道。此后不久,潘季驯以丁忧去官,朱衡独掌其事。朱衡初期取得一定成效,黄河洪水不再东向挤入运河而是南流历淮入海,漕运得以恢复。但仅仅维持了四年时间,朱衡所开新河又告淤塞,漕运再次停滞;更令人无奈的是,由于开挖新河导黄,黄河下游全流水量都压在新河上,新河几乎年年淤积、年年溢溃;而且所淤之沙,疏不胜疏,旋疏旋雍。实践证明,疏水已经无法解决河患,反而加速下游溃溢。无奈之下,明政府重新起用潘季驯,任命他为都御史,总理河道。他仍然坚持恢复故道的治河原则。

所谓黄河故道,即黄河下游主河道。明时黄河故道从今兰考县境夺汴河水道东下,流经沛县、徐州、邳县、宿迁,在淮阴地区和淮河干流相汇,从云梯关入海。其中从徐州到淮阴一段,大运河系借黄河水道行船。因而,黄河在徐州一带决口,水溢东南,则运河水道无水补给,即告干涸雍淤。从正统年间明政府开始治河以来,其着眼点即在死保运河畅通上,不惜牺牲淮河流域的百姓利益,以邻为壑,把淮河流域当作行洪区,引黄入淮,以保运河。甚至为了保证行洪畅通,对淮河决口,有意不予修复堵塞,留作泻洪通道。这种不顾百姓死活的办法,从保运河的角度考虑,应该是能奏效的,可为什么又屡治屡溃呢?这则归咎于他们治黄时还墨守传统办法,以分疏为法宝,在下游多开支河,将大水化小、急流化弱,同时大力扩张入海口,以便洪水分泄。殊不知明时黄河与前代大不相同,治河关键已不在治水,而在治沙。沙淤堤溃,才是经年洪灾的罪魁,分水辟流,无异于火上浇油。可惜明政府前百年治水中,无人能见及此,白白耗费了财富和时间。潘季驯力主恢复故道,其要旨即在筑堤束水,引水冲沙,借水力来冲涮河道以代替人工清淤,可谓事半而功倍。

隆庆四年(1570),潘季驯调动劳力五万人,修整黄河故道。他将崩溃的决口重新堵塞,在两岸筑异常坚固的大堤,名之为“缕堤”,夹河而立,束水东下,同时疏浚河湾,以畅河道。在缕堤的束缚下,黄河干流流速加快,水势湍急,所携泥沙,来不及沉淀即被卷挟东下;同时水势加速,大块沙石也无法沉积,都奔涌而下,对下游河床形成猛烈的刨蚀,冲散淤积泥沙石块,挟裹其混水东流,从而避免人工清淤所费之巨大财力、物力;两岸百姓再无洪涝之苦;更喜淤出良田万顷,便民耕种。一石三鸟,收获颇多。

经过近一年的辛劳,潘季驯将开封至徐州间的黄河故道基本理出一个轮廓来,近一百里的黄河故道已然恢复行水,能看出旧日黄河的形迹了。潘季驯上书朝廷,谈了自己疏浚修复故道的理由,提出黄河回归故道后带来的重大利益,如“丰、沛、曹、单永无昏垫”⑥,“会通河闸渠无虞”⑦,“来流既深,建瓴之势,导涤自易,则徐州以下河身也因而深刷”⑧等。这些设想基本上都得到了实现,治河,首次取得重大成效。但同时,潘季驯也遭到朝中权臣的嫉妒。就在他即将全面完工之际,漕运发生重大翻船事故。这原本与潘季驯无关,但勘河给事中雒遵却诿过于他,奏请朝廷,将潘季驯罢职。

潘季驯去职后,由朱衡接任。朱衡接受潘季驯的方案,继续广筑高堤束水、引黄河回归故道。第二年春,全部工程完工。明政府重赏朱衡等。百姓们则归功于潘季驯。束水攻沙策略也深入人心。朱衡就曾上报朝廷,极言“逼水而冲”的“浚浅”之法,可惜未引起朝廷重视。但毕竟黄河故道已淤塞近百年,积重难返、清积淤非一日可完之功;加上潘季驯中途去职,其河防计划未能全面实施,因而在五年(1577)秋天,遇上特大洪水袭来,黄河、淮河同时决口,淮阴、扬州、高邮、宝应一带又成泽国,淹死军民无数。明祖陵亦险被洪水冲毁。首辅忧急病倒,工部尚书兼理河漕、总河都御史吴桂芳死于任上,朝野震惊。第二年,张居正力荐修河卓有成效的潘季驯,主持修河。

潘季驯到任后,亲自到河边工地视察水情,最后得出结论,引黄回故道并不错,但是以前所修的堤坝还较单薄,遇特大洪水来时,即告不支,尤其缕堤孤军奋战,大水来时,较窄的河床难容大水,而且大洪水必伴有大泥沙,淤积起来,必然导致河决。因此他决定,坚持“塞决以导河”、“固堤以杜决”的治水原则,同时指出,要想堤坝不再决口,就必须下大力去抓堤坝质量,要舍得花巨资去加固加高大堤,严禁筑堤材料中掺用泥沙,一律使用真土,以提高抗洪能力。

在此基础上,潘季驯上书明政府,提出治河六策:塞决口以挽正河;筑堤防以杜溃决;复闸坝以防外河;创滚水坝以固堤岸;止浚海工程以省縻费;寝开老黄河之议以仍利涉。这六条建议,明政府全部批准,交由潘季驯全权负责办理。经过一年零十个月的努力,潘季驯治河工程全部完工,取得了重大成就。

近两年的时间里,潘季驯共“筑高家堰堤六十余里、归仁集堤四十余里、柳浦湾堤东西七十余里,塞崔镇等决口百三十;筑徐、睢、邳、宿、桃、清两岸遥堤五万六千余丈;砀、丰大坝各一道;徐、沛、丰、砀缕堤百四十余里;建崔镇、徐升、季泰、三义减水坝四座;迁通济城于甘罗城南;淮扬间堤坝无不修筑”,工程量之大,罕有其匹,治理之彻底,前所不见。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黄河水平、运河畅通,百姓安居,明朝黄河下游出现了一段少有的平静时期。明政府大力表彰了潘季驯,封他为太子太保、工部尚书。

此次治水,潘季驯还独创了一个完整的束水冲沙、防水溢堤的堤防系统:缕堤、遥堤、月堤、格堤。缕堤,即夹河两岸所筑高堤,其作用在于缕水归海,防止河水旁溢,同时夹堤束水,提高水流速度。但缕堤势单,遇大水则独木难支,一旦破溃,对两岸百姓伤害很大,因此他一面加高加固缕堤以使其坚固,一面又在距缕堤二三里开外,再筑一遥堤,与缕堤遥相呼应,充当第二战线,起保险作用。为了防止河水从缕堤溃口直扑遥堤,潘季驯又在二者之间筑格堤,以缓冲水势,构成严防死守的三道防线,力图确保大堤两岸百姓无洪水之虞。另外他还在缕堤内侧,筑一道月牙形的沙堤,以保护缕堤堤脚,以免穿涌,可谓万无一失。同时,遥堤、缕堤上还遍种柳树,坝脚密植芦苇、茭白,以固土固堤,同时美化了环境,令人称绝。

这次治水,使得原本横流四溢、经年不治的黄河下游,在二年之间,变成田庐尽复、流民归家的新家园。百姓获得喘息之机,漕运也畅通无阻。人民盛赞“黄河安流、潘老之功”⑨。

此后黄河安静了五六年。不幸在万历十一年(1583),潘季驯因替张居正家属仗义执言而被罢官为民,黄河河务从此无人关注,都以为一劳永逸,终致河堤失修,经常在二省交界处发生溃涌,河患又开始渐露端倪。迫不得已,朝廷又起用潘季驯治河,任命他为右都御史总督河道。这时他已经快七十高龄了,仍亲赴河沿,察看水情,坚持复故道、束堤涮沙。但这时黄河灾情集中在对明祖陵构成威胁上,部分大臣主张另开新河,而潘季驯坚决反对,声称只要黄河归故道,祖陵附近洪水自动会消失。但一连数年,明祖陵都被水围浸,于是群情哗然,交相攻击潘季驯。万历二十年(1592),潘季驯辞官归隐,后以七十五岁高龄,卒于家中。

潘季驯先后四次治水,共任水职二十七年,对水利事宜无一不精,著《河防一览》一书,尽言其治水之法。他是明朝最杰出的水利专家。

注释

①《明史·河渠志》。

②《明史·宋礼传》。

③④⑤《明史·河渠志》。

⑥⑦⑧⑨《明史纪事本末》。

301医院nk细胞治疗肿瘤

nk免疫细胞疗法多少钱

肿瘤免疫治疗法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