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项链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资讯】草菇种植技术那里有假斜叶榕

发布时间:2020-10-18 14:58:10 阅读: 来源:项链厂家

草菇种植技术那里有?

想种植草菇但是没有技术,那里可以学草菇种植技术?

没有技术本网可以帮助你,以下草菇种植技术可以供你参考:

1 制种技术

菌种制作是草菇栽培的重要环节,采用人工培育的纯菌种栽培草菇,出菇快、产量高、品质好。菌种培养条件28~30℃,10~15d。草菇原种生产主要有麦粒菌种。棉籽壳菌种和草料菌种3种。麦粒菌种的配方为麦粒87%、砻糠5%、稻草粉5%、石灰2%、石膏或碳酸钙1%;棉籽壳菌种配方为棉籽壳70%、干牛粪屑16%、砻糠5%、米糠或麸皮5%、石灰3%、石膏1%;草料菌种的配方为2~3cm长的短稻草77%、麸皮或米糠20%、石膏或碳酸钙1%、石灰2%。培养基含水量65%左右,培养条件为28~30℃,750ml的菌种瓶或12cm×25cm的塑料菌种袋培养20d左右。

草菇菌种的保存应在15℃条件下,3个月左右转管一次,各不同菌株要严格标记、分开保存,菌株混杂会引起拮抗作用,不能形成子实体。

2 培养料配制

栽培草菇主要利用废棉、棉籽壳、稻草、麦秆等纤维素含量较多的原料,我国稻麦秸秆非常丰富,为草菇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发展草菇生产也有利于解决农作物秸秆在田间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稻草是最早用于栽培草菇的培养料,但生物转化效率较低,一般在15%~20%左右,高产时可达到40%。稻草栽培时要预堆处理,使稻草软化,调整碳氮比,提高保温、保湿性能。处理方法是先把稻草切成15cm左右长度,用3%的石灰水浸泡,充分浸润后加入干草重25%的猪粪或牛粪屑,再加入1%的过磷酸钙和石膏拌匀,堆制2~3昼夜,使料堆中心温度达60℃以上。一般稻草培养料用量为18kg/m2。两种以上的培养料栽培草菇称为复合料栽培,如下层用稻草,上层用废棉,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还可以使用木耳、平菇、香菇等食用菌的废料配制草菇栽培料。选择没有杂菌生长、无霉变腐烂的食用菌废料粉碎,晒干掺入30%左右与其它栽培料一同建堆发酵后即可进行草菇的播种了。

3 品种选择与播种

选择优良菌种,菌种的培育温度以28℃为宜,30℃时虽然菌丝生长快,但稀疏无力,生活力弱。菌龄30d左右,以菌丝发到瓶底、菌种瓶肩上出现少量淡锈红色的厚垣孢子时播种最佳。草菇播种一般采用撒播法,在培养料表面直接撒上草菇菌种,轻拍料面,使菌种与培养料紧密结合。下种后用肥熟土在培养料表层覆盖。一般上午进料、下午播种,高温下播种有利于发菌,室温36~38℃、培养料表面温度39~40℃时播种最佳。播种量为每m23.5~4瓶,如用17cm×33cm规格的塑料袋菌种,则每m2用种量2袋。地栽条件下每1000 m2用种量630~675瓶或塑料袋菌种300~330袋。

4 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床面覆盖薄膜,5d内保持35~40℃温度,注意遮荫,防止发菌期间温度>40℃或<22℃。草菇菌丝封面后揭去薄膜并将温度控制在32℃左右。播种4~5d后在风静或微风条件下背风短期换气,注意保湿。播种后7~8d,培养料中心温度在30~33℃时,草菇菌丝开始扭结形成小菌蕾,在小菌蕾出现时对环境条件极为敏感,防止阳光照射和温度的剧烈变化,还要满足草菇菌丝旺盛发育阶段对氧气的需要。

在出菇期间水分管理十分重要,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地面要经常浇水、空间经常喷雾;菌蕾形成之前如果发现水分不足可将水喷在覆土上,并保持水温和料温一致以免菌丝受伤。当大部分菌蕾生长至花生粒大小时床面开始喷水,喷水后注意菇房通气,让菌蕾表面水分散发。

5 采收

草菇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播种后5~7d见小菌蕾,10d左右开始采收(图4)。草菇的采收应注意:①草菇生长迅速,容易开伞,应尽量及时采摘,每天早晚各采一次,在菌蛋呈卵圆形,菌膜包紧,菇质坚实时采摘品质最好。②对丛生菇的采摘要在大多数菇适宜采收时整丛采下。③采摘时尽量不使培养料疏松,以免菌丝断裂,使周围的幼菇死亡。采收完毕及时整理床面,挑去留在菇床上的死菇,平整好床面,然后均匀喷一次石灰水,补充培养料中的水分,约5d后出现第二茬菇。第一茬菇占总产量的70%~80%。

一、栽培材料 草菇生产用的原料主要是农作物的草秆,称碳源,一般以棉籽壳为原料的产量较高,稻草次之,甘蔗渣较差;辅料麦麸、米糠、玉米粉等作氮源。

二、栽培方式与栽培场所 根据栽培场地的不同,草菇栽培分室内栽培、室外栽培两种。草菇室内栽培可在专门搭建的草菇房进行,亦可利用闲置的农舍、猪舍等改建而成的菇房进行,改建的菇房可搭床架,亦可直接在地面栽培。砖块式栽培主要地在塑料大棚内、果树林下、屋前屋后空地及稻田等。

三、栽培季节 草菇属喜高温高湿、草腐性菇类。最佳菌丝生长温度28~35℃,最佳出菇温度30~35℃,在广西4月~10月均可进行夏季栽培。若采用加温设备,可进行周年生产。目前我区大多数是周年栽培的。

四、栽培管理

(一)室外栽培  (1)场地的选择:选择背风向阳,供水方便,排水容易,肥沃的沙质土壤作为建菇床的场所。在气温较低时,选南向、阳光充足,西、北两面有遮荫物的场所;盛夏时应选择阴凉、通风处作菇床场所。作菇床时应翻地,日晒1~2天,耙平,同时拌入石灰以驱杀虫、蚯蚓。播种时应喷湿床面,以免培养料过多失水,且要在床四周留二宽20厘米的出菇面。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沙质田地或果园地,结合犁耙翻晒,入石灰粉消毒培土,起畦宽约1.2米,开好排水沟,搭好荫棚。  (2)料处理及播种:选择新鲜、无霉变的干燥稻草,将稻草放入2~3%石灰水浸泡24小时捞起,扭成草把,铺成畦面,压紧压实,在草层边缘5厘米处撒一圈混合好的菌种(麦麸与菌种1:1混合),在第一层草层的外缘向内缩进5厘米铺第二层草把,压实,在四周边缘5厘米年撒一周混合好的菌种,以后每屋如此操作,一般铺4~5层草把,最后一层草把铺完压实后均匀撒上一层1厘米厚经消毒的火烧土,并盖上薄膜。菌种用量通常为每百斤干草10袋菌种。  (3)管理与采收:播种后注意遮荫喷水,降温保湿,当料面温度高于45℃时,要及时揭膜通风,喷水降温。一般高温季节一天揭膜喷水2~3次,每次隔1~2小时。大约3天左右菌丝生满畦面,第7~10天可以见小白点状的幼蕾,每10~15天可采收第一批菇。采收后停水3~5天再喷水和管理,5天左右又可收批二批菇,一般可收3~4批菇。  (4)注意事项:①稻草浸石灰水后最好经堆沤发酵5天(其间翻堆一次),等料温降到40℃时趁热铺料播种,可沽少杂菌(特别是鬼伞),污染。②在栽培过程中如发现杂菌污染应及时用石灰浆涂布消毒。③揭膜通风降温时,要防止温度下降。④草菇喜欢在偏碱环境生长,酸碱度在8左右,一般用石灰粉或石灰水来调整。

(二)室内栽培 草菇室内栽培,可以人为地提供草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湿度、营养和通气条件,避免受台风、暴雨、低温、干旱告等不良气候的侵袭,从而有利于延长栽培季节,提高草菇的产量和质量。  1、菇房的建造:(1)蘑菇房 广大农村大多是利用冬春季栽培蘑菇后的菇房及床架,在夏季栽培草菇。(2)泡沫板菇房 菇房的建造是以木料为支撑物,用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菇房的墙壁和房顶,墙壁和房顶的内层再衬以聚乙烯薄膜。菇房两端各设置0.3~0.4米见方的对流通风窗三个,下通风窗两个,中间为走道。栽培床架靠两侧,但不紧靠泡沫板墙。床架分5~6层,床面用尼龙网编成,使上下两面均可出菇,扩大出菇面积。(3)砖瓦房 先用砖砌房子,规格:长6米,宽4米,边高2.8米,顶高3.5米,盖石棉瓦。菇房内设2排床架,一个门,上下两排窗。砖砌好后,在屋顶3封厘米厚的泡沫板,再封一层薄膜,最后搭床架。  2、培养料的配制、发酵: (1)以稻草为主原料 将稻草切成5~10厘米长或用粉碎机粉碎。切碎的稻草用石灰水浸泡,每100千克稻草用5千克石灰,浸泡6小时后捞起沥干,拌入石膏、畜禽粪、复合肥、磷肥、草木灰等建堆发酵。堆制5天后,中间翻堆1次,翻堆时可加入细敉糠或麦麸(亦可在铺料前拌匀加入),添加总量不超过5%。稻草堆制发酵时,一般堆宽1.2米,堆高1米,长度1米以上,堆中要适当穿通气孔。堆制好后,要盖膜保湿,同时防止害虫侵入。堆制好的培养料要示质地柔软,含水量70%,ph值调至9左右。堆制发酵后最好经二次发酵,特别是添加了米糠或麦麸、干牛粪的原料,一定要进行二次发酵。 (2)以废棉渣或棉籽壳为主原料 将废棉浸入石灰水中,每100千克废棉渣加石灰5千克,浸透后捞起做堆,盖上薄膜发酵2天左右。含水量70%左右即可搬入菇房。进房前若ph值低于8,通常加适量石灰调至9左右。 (3)以甘蔗为主原料 将甘蔗浸入石灰水中,每100千克甘蔗拌松、拌匀,搬进菇房,铺在培养架上,稻草、甘蔗渣培养料铺厚15~18厘米,废棉渣培养料铺厚5~10厘米,床架上层的料可铺薄些,往下各层顺序略厚些,使各层料料温均匀,有利于菌丝生长。培养料经整平和稍加压实后,关闭门窗,通入蒸汽进行二次发酵,使料温达到65℃,维持4~6小时,然后自然降温。降到45℃左右时打开门窗,待料降至36℃左右时播种。 3、播种:当料温降至36℃左右时趁热播种(低温反季节时38~40℃),播种方法有穴播、条播、撒播。在生产上,大多采用穴播和垄式条播。其中采用穴播播种时,菌种掰成胡桃大小为宜,穴深3~5厘米,穴距8~10厘米;垄式条播是草菇猁高产的一种新方法(每100千克干料可产鲜草菇60千克以上),播种采用三层种垄式栽培,先在地面或床架铺料,宽30~40厘米,厚10厘米,长度不限,沿四周播一层菌种,麦麸用3%的石灰水拌湿后放在菇房内进行二次发酵。在播种中心入向内撒一层10厘米宽的麦麸带,产的方法铺第二层料、播种、撒麦麸,最上面铺一层料,料面播一层菌种,并覆盖事先用菇种混合在一起播,因为不同的品种混在一起会有秸抗作用,出菇少,严重影响产量。 4、管理:播种后,维持料温36℃左右,不要低于30℃,也不要超过40,保持4天左右,揭膜,夏天高温季节2天左右即可。播种后应于床面覆盖一薄层(1厘米左右),火烧土或肥沃的砂壤土,并在土层上适量喷些1%的石灰水,保持土层湿润,再盖上塑料薄膜,以保温。盖土后,室温控制在30℃左右,料温保持35℃。如果白天温度高,可将塑料薄膜掀开,并喷些水保持料面湿润、降温,晚上温度低时,再重新盖上薄膜。。在保证料温的情况下,适当通风。播种后第4~5天要喷出菇水1次,喷水后要适当通换气,避免喷水后即关闭门窗,否则菌丝会徒长。冬天增加光照,即可见有大量草菇子实体原基形成。在正常情况下,播种后6~7天开始有幼菇形成。此时应注意保温保湿,并适当通风透气。维持料温33~35℃,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保持一定的散射光。此时,菇房内的温度变化不宜太大,也不宜用强风直吹床面,切忌北风直吹菇房里面,否则会导致幼菇大量死亡。不能用水直接喷幼菇,湿度不够大时,用30℃左右的水喷雾。通常播种后10天左右有菇采收。

(三)、砖块式栽培草菇新技术 草菇草把式产量低且不稳产;室内栽培常因鬼伞及螨类危害严重而影响产量。而砖块式栽培草菇具有产量高、易管理、病虫危害少等优点。其作法如下:(1)培养料的配方:干稻草100千克、米糠5千克、干牛粪5~8千克、草木灰2千克、石灰2~3千克、碳酸碳1千克。(2)培养料堆制选用金黄色1无霉变的干燥稻草,铡成3厘米左右的小段,置1%石灰水浸泡1天,捞出沥干建堆。堆宽1.5米、高1.5米长视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10米为宜。稻草先铺20厘米厚,然后撒上牛粪(牛粪粉要提前3天预湿)、米糠、碳酸钙、草木灰、石灰(石灰加量以调ph7~8为宜)。这样一层稻草一层铺料,一直到建好堆。3天后进行翻堆,翻堆时要把辅料与稻草混合均匀,再过2天便可制砖块。(3)草砖块制法:自制数个长40厘米、高15厘米的正方形木框。将木框上放1张薄膜(长、宽约150厘米,中间每隔15厘米打一个10厘米大的洞,以利通水通气)。向框内装入发酵好的培养料,压实,面上盖好薄膜,提起木框,便做成草砖块。(4)灭菌与接种:制好草砖块要进行常压灭菌(100℃保持8~10小时)。灭菌后搬入栽培室(栽培室事先要进行清洗,用1500倍的敌敌畏熏蒸),待料温降至37℃以下时进行接种。接种时先把面上薄膜打开,用撒播法播种,播种后马上盖回薄膜,搬上菇床养菌。(5)栽培管理:接种后5天,把面上薄膜解开,盖上1~2厘米厚的火烧土。再过3天便可喷水,保持空间湿度在85%~95%,以促进原基的生长发育。一般现蕾后5天就可采菇。第一潮菇采完后,须检查培养料的含水量,必要时可用ph8~9的石灰水高地。然后提高菇房温度,促使菌丝恢复生长(有条件可再次播种)。再按上述方法进行管理,直到无权过顺结束,一般整个栽培周期为30天,可采2~3次菇。

食用菌对环境条件要求

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主要是营养、温度、水分、空气、光线、酸碱度等因素。

1、营养:一般有腐生、共生、兼性寄生三种类型。

①腐生类型:分解枯草枯木获取营养,如草菇、平菇、香菇等。

②共生类型:必须在活的树木上生长,如松口蘑、牛肝菌。

③兼性寄生类型:如蜜环菌,既能在枯木上生长,又能侵入到天麻中生长。

营养物质主要是:碳原:纤维、木质素、淀粉、糖等,在酸的作用下分解供食用菌吸收。

氮 原:来源于蛋白质、氨基酸、尿素、氨、硝酸盐等。

无机盐:其中以磷、钾、镁元素最重要。

2、温度:食用菌一生对温度分三个阶段要求:

①菌丝体生长阶段,绝大多数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范围是5-33℃,适温为20-25℃,一般菌丝体不耐高温,但草菇在40度生长良好。

②子实体分化阶段:一般比菌丝体低一些。

分为低温型:最适温度18度以下,如平菇、香菇等;秋季、冬季、初春出菇。中温型:最适温度20-24度,如鸡腿菇、银耳等,多在春秋出菇。高温型:最适温度24度以上,如草菇、高温平菇多在夏季生产。

③子实体发育阶段:比菌丝体要高些,但比分化阶段要低些。

3、水分:培养料含水量十分重要,栽培过程中,空气湿度也很关键。

培养料含水量一般为60%左右,空气湿度一般为85-95%。

4、空气:食用菌属好气性真菌,一定要满足通气条件。

5、光线:一般都在遮光条件下栽培,发菌需黑暗条件,子实体发育需散射光,否则出现畸型菇。

6、酸碱度:(PH值)

绝大多数食用菌喜酸性环境,菌丝生长PH值最适为5-5.5,大于8则受到影响。由于灭菌和料易酸化的关系,配料时,培养基应略高于菌丝需要值。

四、食用菌生产的基本设备

食用菌生产包括制种和栽培。制种设备较多,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直至系列化、现代化生产,有一个发展过程;栽培需场所和菇房,也有一个规模和规程,都需要逐步投资和发展。

1、灭菌锅:有高压灭菌锅和常压灭菌灶两种。高压灭菌在1.1公斤/厘米2压力下灭菌30分钟,可杀死斜面试管中的杂菌;在1.5公斤/厘米2压力下灭菌1小时,可杀死蘑菇瓶中棉子壳、木屑等培养料中杂菌。有条件可购置手提式医用消毒锅,一次可消毒50-60支试管或10只蘑菇瓶。常压灭菌灶:是用砖块水泥制成,蒸锅上放消毒物,只需把水烧开并保持6-8小时;停火后再焖1-2小时;一般做为生产种消毒使用。

目前简易消毒有采用蒸笼间隙消毒,把水烧开并保持1-1.5小时,停火降温30分钟,再用大火烧开并保持1-1.5小时,消毒即可完成。微波炉消毒可用中高档,开10分钟时间消毒就可完成,也可采取间隙消毒法。

2、接种箱:一切菌种转接、分离、扩繁都需在接种箱中进行;要求封闭严密,便于操作。一般简易接种箱高50厘米,宽47厘米,长82厘米;在长的一侧上方安装一块30×32厘米玻璃,以便观察,下方留两个直径为14厘米的洞口,洞口上装33厘米长的布袖套,袖口用松紧带扎牢。箱内装灯,有条件再装一支紫外线灯。现在大面积生产上常采用开放式接种,这就需要购置一台接种器,在无菌风区域内接种。

3、恒温箱:有专制的,也有土制地,土制的木箱可用双层板,内填木屑保温,箱内装几种规格灯泡,进行调节。现在也有用烘箱进行改制,一般保温效果也很好。

4、培养室:要求干燥、清洁、通风、有散射光,菌种入室前要消毒,室内应备有多层培养架,也需加温炉,铁皮管导出室外,以便排气。夏季要有风扇,便于降温。

5、制种用具

天平: 500克的普通天平 量杯: 用来计量水的体积有500、1000毫升两种

试管:一般采用20×200毫米规格

小漏斗: 菌种瓶: 菌种袋:耐高温的聚内烯薄膜, 酒精灯: 接种刀、铲、针、镊子、棉花、纱布等。

6、消毒药物:甲醛:用于空间熏蒸消毒,每立方米需2毫升

高锰酸钾:配成0.1%溶液,用于材料表面消毒,也可5克高锰酸钾加10毫升甲醛混合熏蒸消毒。

新洁尔灭、漂白粉、多菌灵、石灰等都是常备消毒物品。

7、菇棚建设:

菇棚的建设,基本要求能遮阳,保持棚内三分阳,七分阴,只能散射光,不能直射阳光;其次能通风换气,有出气孔,同是能保温保湿,便于操作管理和采收。主要形式有:

1、塑料小地棚:拱园形塑料小地棚一般宽1.0-1.5米,应根据菇床宽度来定。棚架用细竹竿或毛竹片,相互间距为0.3-0.6米,其上覆盖薄膜,小地棚有很好的增温保湿作用,是室外简易菇棚的一种。

2、半地坑式大棚:半地坑式大棚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设计的较为适用的大棚,主要结构和特点是:⑴东西或南北走向都可以,一般长50米,宽6米,中间两肋用竹竿撑起,上用竹或竹片弓成弧形。⑵四周用土垛墙,棚内地面下挖30公分左右,四周围墙高50公分左右,中间起脊棚高2米左右。⑶用铁丝加固骨架,上盖农膜,四周用土压实,上盖稻草遮阴。这种棚造价低廉,保温保湿,散射光均匀,通风性能良好,操作也方便。

3、日光温室:这是一种利用日光作为能源的温室,其保温性能好,一般比外界高10℃以上,且温差变幅也不大,它的后墙有土墙或双层砖砌成,前面由支柱、横梁等构成,棚面复盖薄膜和草帘,后墙要留通风口。

此外还有钢架大棚,栽培面积大、增温快,但必需要加层遮阳网,冬季还要覆盖草帘,才能保温。

五、食用菌生产基本技术

(一)三级菌种的培育

用于生产的菌种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母种(一级试管种)的培养扩凡——原种(二级广口瓶种)的生产——栽培种(三级菌袋种)的生产。

1、母种的培养:从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得到的纯菌种,在生产上叫母种。培养母种时,应根据不同食用菌菌丝所必须的生长条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⑴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⑵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培养基)。

配制方法: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钟左右;用纱布过沪去渣,在汁液中加20克琼脂和25克白糖,加热溶化,再补足水分至1000毫升,煮沸后趁热分装试管。后经高压消毒,成斜面培养基,接种培养,成母种。

2、原种和栽培种的生产:将试管中培养好的母种分割成4-6块,移接到棉籽壳、木屑或粪草等广口瓶培养基中,经过恒温培养得到的菌种叫原种。把原种转接到同一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育,用于生产上的菌种为栽培种。一般一支母种试管接5瓶原种,一瓶原种接成10袋生产种。原种和栽培种在培养期间,要掌握温度、湿度,还要经常检查,注意透气,防止阳光直射,防止杂菌污染。

原种麦粒培养基:麦粒1000克

石膏 2克 碳酸钙 5克 水 1500毫升

先把小麦粒浸3-5小时,加热煮沸15分钟,麦粒发亮不烂,过沪晾干,拌石膏碳酸钙。

熟料栽培种培养基:棉子壳 50%

木屑 30% 麸皮 18% 石膏 1% 糖 1%

(二)四季育菇的季节安排

要根据不同菇类品种对温度的要求,结合本地气候状况,选择安排制种期、播种期,以求得最佳的出菇期,获得更高产量。

根据不同食用菌在子实体分化阶段对温度的反映,可将它们分为三大类型。

1、低温型:子 实体分化最高温度24℃以下,最适温度在20℃以下,如平菇、蘑菇、香菇、金针菇、猴头菇等。一般都在9月制生产种,10月份播种,秋、冬、春三季生产、出菇。

2、中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在28℃以下,最适温度在22-24℃,如木耳、银耳、鸡腿菇(中温偏低)等。一般在8月中旬制种,9月中下旬播种,秋季生产出菇,也可春季生产。

3、高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在30℃以上,最适温度在24℃以上,以草菇为代表,大肥菇(高温蘑菇),鲍鱼菇(高温平菇、台湾平菇)。

一般在5-6月制生产种,7-9月生产出菇。

(三)培养料的调制原则

培养料的配方是指在制作培养基时采用主要原料和辅料的种类及其数量的配比,要根据不同菇种要求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而定。一个较合理、科学的配方必须具备营养性、透气性、持水性三个条件来决定,只有这样才能使菌种发菌快,菌丝旺盛,产量高,品质好。

⑴营养性:食用菌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需要大量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和生长素,在一般情况下,碳源的吸收利用率为25%,碳源不足,菌丝容易早衰。氮源不足菌丝生长弱、且又缓慢、氮源过量,菌丝过旺、不利积累代谢产物。一般食用菌在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以20:1左右为好;在子实体发育阶段以40:1左右为好。调节补充碳源辅料主要是糖分,补充氮源的辅料主要是麸皮、豆饼、米糠、二铵、尿素。

⑵透气性:若在配方中加入质地细密、透气性差的原料多,菌丝体在生长阶段就会积累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会抑制生长,甚至死亡,透气性好的培养基,菌丝旺盛、子实体壮实。

⑶持水性:保持水分较好的原料,能够充分满足菌丝及子实体对水分的需求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减少喷水和保持培养料内的营养成份。否则出现菌丝体或子实体因没有及时补充水源而干枯,停止生长发育。持水性能较好的培养基原料有麦秸、玉米等。作物秸杆的营养与棉子壳相比,没有棉子壳好,所以要尽量配置复合培养基(几种秸杆混合配制)尽量不使用单一秸秆,以防止营养缺乏或者单一。豆秸、玉米心混合丰富、透气好,但持水性差;豆秸营养丰富,处理好透气性差,持水性好;麦秸、稻草营养一般,但透气性好,持水性差,木屑富含碳素,持水性好,透气性差,在配制时,既要充分利用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又要考虑几种原料,采取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组合配比,这样配制出的混合培养基具有营养丰富、透气性强、持水性好,能够充分满足菌丝体的子实体生长发育。

(四)食用菌栽培方法

栽培方法很多,不同品种也有所不同,在原有的畦栽、袋栽基础上,近几年有许多新突破,如园田化栽培、保护地栽培、立体栽培、地下栽培、覆土栽培、反季节栽培等等,应当指出,采用这些技术时,都是有利有弊,必须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这里介绍一些比较先进的栽培方法。

⑴平菇床畦覆土盖草法:既有复土出菇的优点,又克服菇根沾泥的缺点,方法是在大棚内设床畦,宽1米左右,深30厘米,将坑底泥土挖松,铺一层肥泥,将成熟菌袋从中间切开成二节,脱去筒膜,竖立排放在畦内,覆土层不能厚,浇足水,然后盖膜发菌,当见到土面爬满菌丝后覆一层长15-25厘米的稻麦秸(预泡石灰水)覆草厚度以明显看不见复土层为宜,然后再复盖薄膜,发菌,要注意通风换气,过几天后就有大量原基发生。

⑵单排式泥面菌墙复土法。要预先准备好复土和抹墙泥材料,以河泥塘泥为好,菜园土次之,土中加4-5%菜并浸出液,0.5-1%磷肥,0.2%尿素,0.1%-0.2%磷酸二氢钾,1-3%石灰粉,加水适量,调和成营养稀泥备用。大棚内按间距80-100厘米筑土埂或砌墙脚(高15-25厘米)将脱袋菌棒依次平排在土埂上,淋一次追肥液(4-5%的菜并浸出液,加0.4¥-0.6%尿素)盖一层营养稀泥,如此堆放7-10层,高90-110厘米,然后用泥板收浆,将墙面抹平,待墙面稍干后,次日再抹营养稀泥,菌墙顶部用泥土做成蓄水池,经常灌水,让其自然渗透,以保持湿润。

⑶袋式复土栽培:将发好菌的菌袋脱去薄膜后直接进行棚、畦床复土栽培。选择排水良好、土地肥活的地块,挖深10-20厘米,宽100-150厘米,长度不限的畦床,畦床南北向,周围挖好排水沟,床底要求平整,撒上少量石灰消毒,然后将脱袋后的菌棒横放纵向排列于畦床上,菌棒间隙3-5厘米,用肥土或发酵料填满,再于菌棒表面复3-5厘米厚的粗细混合土(或菜园土)覆土材料使用前用1-2%石灰水消毒,复土后盖薄膜和草帘,避免阳光直射,然后按出菇状况进行管理。

⑷窄垄穴播栽培。例如平菇生产,按床宽一米,料厚10厘米,然后用木板将上层料分开,做成窄垄,使整个床面呈波浪状。波峰相距30厘米,用木板压实,然后用穴播法播种,穴距10厘米×10厘米,并在表面撒一层菌种,撒一层料,用木板拍平,上面盖一层用2%石灰水调湿的碎稻草,加盖薄膜发菌,进行常规管理。

⑸室内床式栽培:一般蘑菇、平菇等都能在室内、大棚内设架使用。床架要牢固,一般床宽1米,4-5个层次,上、下层距离50厘米,保证有散射光照到床面,床面铺塑料薄膜,使用前用5%石灰水喷洒四壁和地面,如播种蘑菇时,先垫铺培养料,厚薄一致,料面平整,厚度一般15厘米,为了发挥菌种优势,一般都采用穴播,穴距为8×10厘米,穴深3-4厘米,一般750毫升的蘑菇瓶菌种可播种0.27-0.33平方米面积。方法是:用手指挖穴,将菌种置于穴中,盖一层培养料,轻压,使菌种和料贴紧,播后用薄膜覆盖保湿,暗光发菌。

(五)食用菌生产减少染菌污染的措施

发展食用菌生产控制杂菌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所谓杂菌就是指在培养基上生长的、非特定培养的食用菌之外的一切抑制或防碍食用菌正常生长的微生物,统称为杂菌。一般减少杂菌污染主要措施:

1、成团、结块的培养料要打碎、培养料要先发酵或石灰水处理。

2、母种、原种培养棉塞不能吸湿污染,松紧要适中,过松易进杂菌。

3、高压灭菌要注意要压力、温度、时间关系。要掌握好二次排气,母种试管灭菌不低于半小时,原种不少于1小时。常压灭菌达计时温度后不少于10小时。

4、接种时一定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不能减少程序,尽可能减少污染源。

5、培养室要通风干燥、及时消毒。

6、防止杂菌污染应贯彻预防为主,药物为辅的方针,才能减少污染,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改善品质,保障食用者的安全和健康。

7、常见的杂菌:高温季节常见链孢霉(红色面包霉),绿色木霉,初期为白色,后变绿色,根霉初为白色,后变灰白色到黑色;青霉菌丝呈扫帚状,还有曲霉、毛霉和鬼伞类杂菌。防止的根本办法在于每个环节严格操作,发病后及时发现,采取措施,防止扩散传播为害,

六、平菇的栽培与管理

平菇是侧耳属,一群可供食用的种或品种的泛称,目前品种很多,习性基相似,学会平菇栽培,再种其它的菇就很容易了。

1、基本习性:①、温度范围广,菌丝体虽要求20-28℃,但子实体则分高、中、低、广温六种类型,可依生产需要选择品种。②、较高湿度培养料含水量60-70%;子实体空气湿度85-95%。③属好气性菌类在通风不良时,子实体柄长、盖薄,呈畸形菇。④、喜偏酸环境,培养料PH为5.8-6.2。⑤、对光照要求是,菌丝宜暗,但子实体宜散射光,光强色暗,光弱色白。⑥、属木腐菌,先利用淀粉,后分解纤维,木质末。

2、栽培方法

①有条件的采用熟料、发酵料,一般播种生料栽培。采取棉子壳85%,玉米粉15%,一般用多菌灵0.3%消毒,拌料时还可加0.5%的食盐,无残毒,还能促进生长发育,料水比为1:1.3,加过磷酸钙。

②二铵、尿素等都需成溶液,才能拌和均匀。生料需堆闷一天,隔日装袋播种,菌种量是料的10%,三层菌二层料,接种后接着打眼通气发菌。

③管理:a.菌丝生产阶段:力争20-25天,完成菌丝生长,温度22-24度,三天萌动,6天深穿透,15天发菌三分之一以上,要注意清除杂菌污染和通风透气,要翻袋检查。

b.出菇阶段:一般采取墙式栽培,为了早出菇,出好菇,要注意增加昼夜温差,白天闭帘,夜晚通风,温差6-8℃,出菇阶段不超过20℃,属变温性菇类。要注意散射光;若发现老皮,应抓动破除,重新菌丝扭结出菇。

现蕾后,不能迎头喷水,只能地面墙面喷水,或者空中喷雾,要注意及时采菇,采菇后可注射营养液和补充水份,注意消毒卫生,约半个月后再出二潮菇,也可进行复土栽培,能增产30%以上。

更多草菇种植技术

更多食用菌种植技术

北京定制工作服厂

厂家定做工服

中餐工作服

哪有做工作服的